全国服务热线:15830282076
公告:
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新闻资讯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如何判断潜污泵是否过载添加时间:2025-08-20

判断潜污泵是否过载,需结合运行参数、设备状态及保护装置反馈综合判断,以下是具体方法和依据:

一、通过电流参数直接判断(最核心依据)

实测电流与额定电流对比

用钳形电流表测量潜污泵运行时的三相电流,若任一相电流持续超过电机额定电流(如额定 10A 的电机,实测电流长期在 11A 以上),可判定为过载。

注意:启动瞬间电流会达到额定值的 5-7 倍(持续 1-3 秒),属正常现象,需待电流稳定后测量(通常启动后 30 秒内回落)。

电流不平衡伴随过载

若三相电流差值超过额定电流的 10%(如 A 相 12A、B 相 10A、C 相 9A,差值达 3A,超过 10A 的 10%),可能因缺相、绕组短路等导致某相过载,需立即停机检查。

二、通过电机温度异常判断

外壳温度过高

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电机外壳温度,若超过环境温度 40℃以上(如环境 25℃时,外壳温度达 65℃以上),或触摸外壳持续发烫(无法手触超过 3 秒),可能是过载导致绕组发热。

参考绝缘等级上限:如 F 级电机允许最高温度 155℃,若接近或超过此值,必然存在过载或故障。

电缆温度异常

电机电缆线(尤其是接线盒附近)若明显发热、变软,可能因过载电流过大导致导线过热,间接反映泵体过载。

三、通过运行状态与声音判断

运行声音异常

正常运行时潜污泵应发出平稳的 “嗡嗡” 声,若变为沉闷、异响或振动加剧,可能因叶轮卡阻(如缠绕纤维、石块)、扬程过高(出口管路堵塞)导致负载增大,引发过载。

若伴随 “咯噔” 声或摩擦声,可能是机械卡阻导致的严重过载,需紧急停机。

出水量与扬程异常

若出水量明显减少,但电机仍在运行,可能因叶轮堵塞、管路憋压(如阀门未全开)导致泵负载增大,形成 “小流量、高扬程” 的过载工况(此时电流通常会升高)。

四、通过保护装置动作反馈判断

过载保护装置跳闸

若热继电器、电机综合保护器或空气开关频繁跳闸(非短路情况下),且复位后再次启动仍跳闸,大概率是过载导致保护装置动作。

注意:需先排除漏电、短路等其他故障(如跳闸时伴随火花、异味),再判定是否为过载。

温度保护停机

若潜污泵配备绕组温度传感器(如 PT100),且因 “超温” 自动停机,在排除散热不良(如潜水泵露出水面、散热不良)后,需优先考虑过载导致的绕组过热。

五、结合工况排查过载原因(辅助验证)

若出现上述现象,可通过排查工况进一步确认:

介质问题:污水中含大量纤维、淤泥导致叶轮卡阻,或介质密度 / 粘度过高(如含大量泥沙的污水),超出泵设计负载。

管路问题:出口管路堵塞、阀门未全开导致扬程过高,或吸入管路漏气导致泵 “憋压”,迫使电机超负荷运行。

安装问题:叶轮与泵壳间隙过小(摩擦增大)、电机与泵轴同心度偏差过大,导致机械阻力增加引发过载。

总结:判断逻辑

核心指标:电流持续超额定值 + 温度异常升高;

辅助验证:声音 / 振动异常 + 保护装置动作 + 工况异常(如卡阻、憋压)。

一旦判定过载,需立即停机排查原因(清理杂质、调整管路、修复机械故障等),避免长期过载烧毁电机绕组或损坏轴承。

编辑搜图
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